一、单选题(共 40 道试题,共 80 分。)V 1. 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对在用机动车实行新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并对其进行改造的,须经报_______批准( )
A. 国务院
B. 全国人大
C. 直辖市人民政府
D. 全国人大常委会
满分:2 分
2. 我国《固体废弃物环境污染防治法》规定,当事人可以就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请求环保部门处理。此处“处理”的性质是( )
A. 行政指导
B. 行政处分
C. 行政调解
D. 行政裁决
满分:2 分
3. 为紧急处置一类废弃物而确立的海洋倾倒区是( )
A. 一类倾倒区
B. 二类倾倒区
C. 实验倾倒区
D. 临时倾倒区
满分:2 分
4. “受害人故意或重大过失”是哪一部环境污染防治法规定的民事责任免责事由( )
A. 《环境保护法》
B. 《海洋环境保护法》
C. 《水污染防治法》
D.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满分:2 分
5. “可持续发展”概念首次提出是在( )
A. 《我们共同的未来》
B. 《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
C. 《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
D. 《人类环境行动计划》
满分:2 分
6. 下列各项中,不需要申请采伐许可证的是( )
A. 国有企业林业单位采伐林木
B.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采伐林木
C. 农村居民采伐自留山和个人承包集体的林木
D. 农村居民采伐自留地和房前屋后个人所有的零星林木
满分:2 分
7. 下列有关环境诉讼时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最长时效二十年从权利从权利被侵害时算起
B. 超过诉讼时效,权利人就丧失了胜诉权
C. 超过诉讼时效期限,权利人就不能向法院提起诉讼D.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三年,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受到污染损害时起计算
满分:2 分
8. 下列不属于环境行政处罚的是( )
A. 责令限期治理
B. 责令关闭
C. 责令停产
D. 罚款
满分:2 分
9. 从预防的角度看,国家实施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防治以及进行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是( )
A. 环境立法
B. 环境行政
C. 环境司法
D. 环境教育
满分:2 分
10. 我国矿产资源的探矿权、采矿权实行( )
A. 有限制的转让
B. 无偿取得制度
C. 任意转让
D. 倒卖牟利
满分:2 分
11. 建立海上自然保护区必须经________批准( )
A. 省级人民政府
B. 省级人民政府渔业部门
C. 国务院
D. 国家环境总局
满分:2 分
12. 根据国际条约的规定,全球气候保护属于( )
A. 共享自然资源
B. 人类共同遗产
C. 人类共同关切事项
D. 完全国家主权管辖事项
满分:2 分
13. 海洋大型拖网、围网作业的捕捞许可证,有_______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发放。 ( )
A. 县级以上
B. 市级以上
C. 省级以上
D. 国务院
满分:2 分
14. 下列制度中,实施总量控制的制度是( )
A. 排污许可证制度
B. 经济刺激制度
C. 征收排污费制度
D.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满分:2 分
15. 在国外,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制度发明的制度是( )
A. 许可证制度
B. 经济刺激制度
C. 征收排污费制度
D.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满分:2 分
16. 根据《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保护法》的规定,除排入水体的废水外,液态废物的污染防治应当适用的法律是( )
A. 《环境保护法》
B. 《水污染防治法》
C. 《水法》
D. 《固体废弃污染环境防治法》
满分:2 分
17. 探矿人享有的权利不包括( )
A. 自行销售勘查中按照批准的工程设计施工回收的矿产品
B. 按照勘查许可证规定的区域、期限、工作对象进行勘察
C. 优先取得勘查作业区内新发现矿种的探矿权
D. 优先取得勘查作业区内矿产资源的采矿权
满分:2 分
18. 自然保护区内只准进入从事科学研究观测活动的区域是( )
A. 核心区
B. 缓冲区
C. 实验区
D. 外围地带
满分:2 分
19. 我国森林防火工作的方针是( )
A. 预防为主,积极消灭
B.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C. 综合治理,积极消灭
D.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满分:2 分
20. 最早提出清洁生产概念的是( )
A.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B.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C. 经济合作与组织发展
D. 世界自然保护同盟
满分:2 分
21. 根据国际条约的规定,生物多样性保护属于( )
A. 共享自然资源
B. 人类共同遗产
C. 人类共同关切事项
D. 完全国家主权管辖事项
满分:2 分
22. 美国的“泡泡政策”创设了哪种环境法律制度( )
A. 排污收费制度
B. 排污许可制度
C. 排污权交易制度
D.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满分:2 分
23. 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域内设置排污口,由_______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拆除,恢复原状( )
A. 乡级
B. 县级
C. 省级
D. 市级
满分:2 分
24. “人类环境”这个概念是在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被提出的,它是指以( )为中心.为主体的外部世界。
A. 人类
B. 人类和其他生物
C. 其他生物和无生命物质
D. 整个生物界
满分:2 分
25. 原生环境问题或第一环境问题的产生是由于 ( )
A. 自然原因
B. 利用环境不当
C. 人为原因
D. 社会原因
满分:2 分
26. 下列选项不属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的是( )
A. 建设项目概况
B.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C. 对建设项目实施环境监测的限制
D.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满分:2 分
27. 在我国,矿业资源的所有权属于( )
A. 个人
B. 企业组织
C. 集体
D. 国家
满分:2 分
28. 国家控制森林年采伐量所依据的原则是( )
A. 以市场需求量为根据
B. 用材林的消耗量低于生产量
C. 用材林每年的种植量高于消耗量
D. 以用材林的生产量为根据
满分:2 分
29. 把环境分为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标准是( )
A. 环境的形成
B. 环境的功能
C. 环境的范围
D. 环境的不同要素
满分:2 分
30. 在渔业资源的保护管理体制方面,目前我国实行的是( )
A. 国务院一级管理
B. 统筹领导
C. 各级自主负责
D.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体制
满分:2 分
31. 把环境分为居室环境、车间环境、全球环境及宇宙环境等的标准是( )
A. 环境的形成
B. 环境的功能
C. 环境的范围
D. 环境的不同要素
满分:2 分
32. 根据我国《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的规定,适用于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噪声数值为( )
A. 昼间50dB,夜间40 dB
B. 昼间55 dB,夜间45 dB
C. 昼间60 dB,夜间50 dB
D. 昼间65 dB,夜间55 dB
满分:2 分
33. 国际海洋环境领域,最早的多边国际条约( )
A. 《国际防止油污公约》
B. 《国际防止船舶污染公约》
C. 《油污准备、回应和合作公约》
D. 《日内瓦海洋公约》
满分:2 分
34. 我国《水法》规定,国家对水资源实行的管理体制是( )
A. 以流域管理为主、行政区域管理为辅
B. 在国家确立的重要江河、湖泊设立流域管理机构
C. 以行政区域管理为主、流域管理为辅
D. 流域管理与行政管区域管理相结合
满分:2 分
35. 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是在( )召开的。
A. 里约
B. 斯德哥尔摩
C. 纽约
D. 内罗毕
满分:2 分
36. 在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内,不得建设( )
A. 居民住宅
B. 任何生产设施
C. 任何污染或破坏环境的生产设施
D. 任何有可能污染或破坏环境的生产设施
满分:2 分
37. 按照______原则,向排污者和捕捞者征收渔业资源补偿税。( )
A. 谁污染谁治理
B. 谁受益谁负责
C. 谁开发水养护
D. 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
满分:2 分
38. 国际环境法最主要的渊源是( )
A. 国际条约
B. 国际习惯
C. “软法”
D. 一般法律原则
满分:2 分
39. 次生环境问题或第二环境问题的产生是由于 ( )
A. 自然原因
B. 利用环境不当
C. 人为原因
D. 社会原因
满分:2 分
40.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首创于( )
A. 英国
B. 美国
C. 瑞士
D. 中国
满分: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