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需要购买此门答案请加qq2762169544(微信:2762169544)
德育论 试卷(A)
以下题目,都进行简答(每题25分)。
一、德育和现代德育。
二、在小学生的课堂上,西方社会有些国家是这样安排提问的:把每个同学的名字各写在一张卡片上,放在一个杯子里,老师提问的时候,随机抽取一张卡片,请抽到的同学回答问题。如果这个同学不愿意回答问题,他(她)可以放弃,也可以请另外一个同学替他(她)回答问题。回答过问题的同学的名字,就放在另外一个杯子里。这样,保证每个同学都有提问的机会与权利。
请你用德育的相关说法,评价这样的教学。也请你设计一个课堂公平的计划。
三、一般的人,想知道怎么叫一辆车运动得更快一些,哲学家却有另外的好奇:为什么会有运动?真的有运动这回事吗?我们看到的运动是不是错觉?古希腊有一个哲学家叫芝诺,提出了几个悖论,在哲学史上叫“芝诺悖论”。
其中一个叫“两分法悖论”:意思是一个人永远不能从甲地走到乙地。为什么呢?“一个人从甲地走到乙地(假如一共10里路),得先走完路程的1/2(5里路)。为了走完5里路,得先走完这5里路的一半(2.5里),为了走完2.5里路,得先走完这2.5里路的一半(1.25里路),为了走完这1.25里路,得先走完这1.25里路的一半(0.625里),……,如此循环下去,永远不能到终点。因为有无限个一半路程。在有限的时间,不可能完成无限。
咱们中国也有类似的思想,《庄子•天下篇》中说:“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棰,短木棍。一尺长的木棍,一天截取一半(1/2),明天再截取剩下的一半的一半(1/4),后天再截取剩下的一半的一半的一半(1/8),……按照这样的思路截取下去,永远截取不完。
你觉得这样的思维,跟德育有什么样的关系?或者,你用这样的故事,怎么给学生上德育课程?
四、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四年级小学语文,有一课文是《秦兵马俑》,第9自然段是这样写的:
秦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它惟妙惟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地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
有人认为最后一句话“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不像语文课的话,也不像德育课程的话。因为长城、大运河等等都可以说是“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
请你把这句话改写一下,使它既能够写出秦兵马俑的意义,又具有语文课的意义,还具有德育课程的意义。
对德育与现代德育加以论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