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7.5 分。)V 1. 青少年品德发展的( )是品德发展的内部矛盾
A. 基础
B. 动力
C. 源泉
D. 中介
满分:2.5 分
2.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了智力的( )
A. 二因素理论
B. 多元智力理论
C. 群因素理论
D. 三维结构理论
满分:2.5 分
3. 人一生中有两次生长高峰期,第一次是出生后的第一年,即乳儿期;第二次生长高峰就是( )。
A. 少年期
B. 青年期
C. 青少年期
D. 青年初期
满分:2.5 分
4. ( )是指根据自己设立的一些行为标准,以自我奖惩的方式对自己的行动进行调节的行为过程。
A. 替代强化
B. 自我强化
C. 正强化
D. 负强化
满分:2.5 分
5. 非指导性的、非正式的、灵活提问和自由作答的访谈形式是指
A. 结构访谈
B. 非结构访谈
C. 半随机访谈
D. 结构访谈
满分:2.5 分
6. 学校德育工作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培育的方法有文化传递法,价值澄清法和( )等。
A. 道德认知法
B. 道德意志法
C. 道德情感法
D. 道德信念法
满分:2.5 分
7. ( )是人在智力活动中产生的情感,它同人的认识活动的成就获得、需要兴趣的满足、对真理的探索追求及思维任务的解决相联系。
A. 理智感
B. 美感
C. 社会性情感
D. 道德感
满分:2.5 分
8. ( )是通过父母教养把社会规范、道德准则、价值判断内化的结果,是一个人的“道德”、“良知”、“良心”、“理性”等侧面,它是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监督制约着本我。
A. 本我
B. 自我
C. 他我
D. 超我
满分:2.5 分
9. 心理学成为独立的学科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是始于1879年( )在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A. 冯特
B. 普莱尔
C. 弗洛伊德
D. 马斯洛
满分:2.5 分
10.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提出了较为系统的辩证的儿童心理发展观。
A. 张德
B. 林崇德
C. 潘菽
D. 朱智贤
满分:2.5 分
11. 青少年品德发展的动力是品德发展的( )。
A. 内部矛盾
B. 生物因素
C. 内部矛盾
D. 社会因素
满分:2.5 分
12. 性教育的最终目的是( )。
A. 传授给孩子大量的性知识
B. 使孩子学会正确的性态度和正确的性行为
C. 制止早恋行为
D. 预防早恋
满分:2.5 分
13. ( )即个体认识到自己是男性还是女性。
A. 性别角色
B. 性别认同
C. 性别同一
D. 性别辩认
满分:2.5 分
14. 卢梭在《爱弥儿》—书中提出( )是青年期的开始并称之为“第二次出生”。
A. 10岁
B. 12岁
C. 15岁
D. 19岁
满分:2.5 分
15. 班杜拉观察学习的种类有直接的观察学习、( )、创造性观察学习
A. 联想性观察学习
B. 抽象性观察学习
C. 想象性观察学习
D. 记忆性观察学习
满分:2.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