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V
1. 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的理论存在着几种典型模式。认为国家是神圣的、万能的,国家有能力治理并解决社会中的一切问题,主张国家对社会施行全面的管理和控制,甚至完全以国家来取代社会的理论是()。
A. 无政府主义
B. 国家主义
C. 自由主义
D. 马克思主义
满分:2 分
2. 统治和治理有很多区别,统治的权威主要源于政府的法规命令,治理的权威主要源于()。
A. 民间组织
B. 严明的法度
C. 公民的认同和共识
D. 公民参与
满分:2 分
3. 在治理的结构分类中,治理主体都开始发挥治理的功能,但是由于治理主体的发育不成熟,在一定程度上还需要政府。当治理主体之间发生冲突和矛盾时,需要政府担当“元治理”的角色来协调解决,这种治理结构是()。
A. 环式治理结构
B. 网式治理结构
C. 链式治理结构
D. 塔式治理结构
满分:2 分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标志着中国大陆社会主义选举制度的基本确立的事件是()。
A. 1954年宪法的颁布
B.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C. “三三制”原则的施行
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审议通过
满分:2 分
5. 在政治参与的一般形态中,制度化参与和非制度化参与有时也被人们表述为()。
A. 合法参与和非合法参与
B. 自助式参与和动员式参与
C. 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
D. 个人参与和集体参与
满分:2 分
6. 在开放的世界中,外来文化因素对于政治传统的变迁影响不可低估,在中国政治文化传统的历史变迁中,“儒释道”中的()是外来文化影响的结果。
A. “儒”
B. “释”
C. “道”
D. “三家都是”
满分:2 分
7. 一般认为,现代政治学关于政治文化的系统研究是从20世纪50年代由()开启的。
A. 派伊
B. 韦伯
C. 亨廷顿
D. 阿尔蒙德
满分:2 分
8. 治理和善治理论特别强调()的合作,强调公民自治和非政府的公共权威。
A. 中央与地方
B. 国家与公民社会
C. 公民与公民之间
D. 地方政府之间
满分:2 分
9. 立法机关是有权制定、修改和废除法律的机关,即行使国家()的机关。
A. 司法权
B. 行政权
C. 提案权
D. 立法权
满分:2 分
10. 在《政府论》中把政府看作是“必要的恶”,明确提出“有限政府”的概念的西方政治思想家是()。
A. 霍布斯
B. 马基雅维利
C. 孟德斯鸠
D. 洛克
满分:2 分
11. 在决策的实施和反馈环节,正确的程序应当是()。
A. 全面实施——试点检验——组织领导——物质准备——宣传动员
B. 组织领导——物质准备——宣传动员——全面实施——试点检验
C. 宣传动员——物质准备——组织领导——试点检验——全面实施
D. 试点检验——组织领导——物质准备——宣传动员——全面实施
满分:2 分
12. 在政党的功能中,政治录用侧重的是政治人物的“输送”,() 侧重的是政治信念的“灌输”。
A. 控制政府
B. 政治社会化
C. 选举动员
D. 利益整合
满分:2 分
13. 不否认传统的民主形式,如民主选举,但更强调公民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积极参与公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