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V 1. 20世纪50-60年代,()为代表的长镜头理论向蒙太奇理论提出挑战,强调电影叙事的真实性。长镜头理论代表着对纪实美学的追求。
A. 巴赞
B. 维尔托夫
C. 格里菲斯#梅里爱
满分:2 分
2. 导演()在《一个国家的诞生》( 1915 )、《党同伐异》( 1916 )中创制了情节的、线索的、故事的三个层面的平行剪辑
A. 乔治•梅里爱
B. 大卫•格里菲斯
C. 路易•卢米埃尔兄弟
D. 爱森斯坦
满分:2 分
3. 叠化是典型()的特技,它通过前后两个镜头在重叠中转换,给人以时间转换的感觉。
A. 压缩时间
B. 延长时间
C. 停滞时间
D. 实时时间
满分:2 分
4. 轴线概念就是保证屏幕空间统一感的规律。拍摄时,摄影机通常在轴线的一侧()以内拍摄。
A. 45度
B. 90度
C. 180度
D. 270度
满分:2 分
5. ()可以突出动作状态、放大可见感情长度、形成超现实的印象。
A. 压缩时间
B. 延长时间
C. 停滞时间
D. 实时时间
满分:2 分
6. 人物形体动作的剪接方法包括(),即一个完整的人物形体动作通过两个不同角度、不同景别的镜头来表现。
A. 分解法
B. 省略法
C. 错觉法
D. 好莱坞法
满分:2 分
7. ()通过镜头连接点的处理来体现快慢动静的对比,重视镜头内部运动与外部动作形态的吻合。
A. 声音剪接点
B. 动作剪接点
C. 叙事剪接点
D. 节奏剪接点
满分:2 分
8. 解说词有三种基本风格类别,()以一种优美或带有饱满情绪和鲜明意象的语言,通过情绪的感染,试图使观众认同影片的内容。
A. 说明性解说词
B. 诗意性解说词
C. 评论性解说词
D. 知识性解说词
满分:2 分
9. 编辑人员连接一台放像机、一台录像机和相应的监视器,可以构成一套标准的()系统。
A. 物理编辑
B. 线性编辑
C. 非线性编辑
D. 特技编辑
满分:2 分
10. ()是广播电视、电影制作高质量录音或拾取音乐节目最常用的声电转换设备。
A. 铝带式话筒
B. 电容式话筒
C. 动圈式话筒
D. 通话式话筒
满分:2 分
11. 一般情况下,()是混音中最重要的工作。
A. 平衡处理
B. 声音监听
C. 音乐配置
D. 音响处理
满分:2 分
12. 人物形体动作的剪接包括(),即省略部分动作过程,依靠有利的转换时机建立完整连贯的印象。
A. 分解法
B. 省略法
C. 错觉法
D. 分剪法
满分:2 分
13. ()话筒常用来拾取二组声源,如师生对话,两边乐队演奏、会议双方讨论等。
A. 超强指向性
B. 全指向性
C. 双指向性
D. 心性指向性
满分:2 分
14. 解说词有三种基本风格类别,()透过某观点或立场,试图让观众明了什么是有效的、理性的。往往对所提出的问题赋予探索型、启示性、多义性。
A. 说明性解说词
B. 诗意性解说词
C. 评论性解说词
D. 知识性解说词
满分:2 分
15. 普多夫金在影片《母亲》中将工人示威游行的镜头与春天河水解冻的镜头有机地组接在一起,用春水比喻革命运动不可阻挡。这种剪辑手法是一种()。
A. 叙事蒙太奇
B. 平行蒙太奇
C. 积累蒙太奇
D. 隐喻蒙太奇
满分:2 分
16. 目前,非线性编辑是主要的电视编辑工具和方法。非线性编辑以()记录为载体。
A. 盘基
B. 时码
C. 刻度尺
D. 磁带
满分:2 分
17. 1936年()建立了电视发射台,11月起定时播送电视节目,这标志着世界电视事业的正式问世。
A. 美国广播公司
B. 法国广播公司
C. 英国广播公司
D. 德国广播公司
满分:2 分
18. 收录声压较高、脉冲较大的声源,比如打铁声、枪声、爆炸声。所选择的话筒对灵敏度的要求是()。
A. 较高的灵敏度
B. 较低的灵敏度
C. 中等灵敏度
D. 无要求
满分:2 分
19. 1927年的影片()被称为世界有声电影的开端。
A. 《歌女红牡丹》
B. 《雨中曲》
C. 《爵士歌王》
D. 《刺杀吉斯公爵》
满分:2 分
20. 在20世纪20、30年代的默片时代,爱森斯坦的作品()代表了画面蒙太奇技巧探索达到的一个高潮
A. 《一个国家的诞生》
B. 《战舰波将金号》
C. 《火车进站》
D. 《月球旅行记》
满分: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