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需要购买此门答案请加qq2762169544(微信:2762169544)
《法理学》2015年春学期在线作业(一)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单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9 道试题,共 45 分。)V 1. 明确规定一定行为规则,不必再援用其他规则的法律规则是( ) 。
A. 强行性规则
B. 任意性规则
C. 确定性规则
D. 准用性规则
满分:5 分
2. 与“主义务和从义务”相对应的范畴是( ) 。
A. 对世权和对人权
B. 原权利和救济权
C. 专属权和可移转权
D. 公权利和私权利
满分:5 分
3. 下列关于法律关系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
A. 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建立的一种合法关系
B. 法律关系是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事实关系
C. 法律关系是体现意志性的特种社会关系
D. 法律关系是特定法律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满分:5 分
4. 法在其生效期间是反复适用的,而不是仅适用一次:它所适用的对象是一般的人而不是特定的人。这些都表明了法具有( ) 。
A. 强制性
B. 统一性
C. 权威性
D. 概括性
满分:5 分
5. 命令性规则和禁止性规则,可合称为( ) 。
A. 授权性规则
B. 义务性规则
C. 委托性规则
D. 确定性规则
满分:5 分
6. 下列关于法律编纂的说明中正确的有( )。
A. 是对原有全部规范性文件进行整理
B. 是在不改变现有规范性文件内容的前提下进行加工
C. 是对属于某一部门法的规范性文件进行整理加工,编制成新的系统的法律文件,因而是一种立法活动
D. 不是一种立法活动。
满分:5 分
7. 下列关于公民权利能力的表述,有哪一项是错误的?( ) 。
A. 权利能力是公民构成法律关系主体的一种资格
B. 所有公民的权利能力都是相同的
C. 公民具有权利能力,并不必然具有行为能力
D. 权利能力也包括公民承担义务的能力或资格
满分:5 分
8. 在我国,法和共产党的政策都以马克思主义主指导,这说明二者( )。
A. 体现的意志相同
B. 经济基础相同
C. 适用的范围相同
D. 思想理论基础相同
满分:5 分
9. 具体法律关系的主体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
A. 权利能力
B. 达到一定年龄
C. 责任能力
D. 有一定的分辨能力
满分:5 分
《法理学》2015年春学期在线作业(二)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单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9 道试题,共 45 分。)V 1. 我国的司法解释,包括两类:一类是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另一类是( )。
A. 司法行政机关的解释
B. 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解释
C. 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解释
D. 国务院法制局的解释
满分:5 分
2. 法律移植和法律继承的前提是( )。
A. 法制变革
B. 法律历史类型的变更
C. 政府守法
D. 法律普及
满分:5 分
3. 下列选项有关法系的概念与分类的表述,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 。
A. 凡具有某些共同特点和历史传统的法,称为一个法系
B. 法系被马克思主义法学家称为“法的历史类型”
C. 法系的概念是西方法学家提出的
D. 法系不等同于法律体系
满分:5 分
4. 法律移植是指( )。
A. 新法对于旧法的合理因素的吸收
B. 法的现代化
C. 法的西方化
D. 对于其他国家或者地区的法律的借鉴和吸收
满分:5 分
5. 按照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凡关于法律条文本身需要进一步明确界限或作补充规定的( ) 。
A. 由最高人民法院解释
B. 由最高人民检察院解释
C. 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
D. 由各级国家权力机关解释
满分:5 分
6. 关于法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法律移植和法律改革表达的是同一个意义
B. 社会发展和法律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法律移植的必要性
C. 当前,在立法过程中,我国对资本主义法律制度的吸纳,属于法律继承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满分:5 分
7. 有选择地借鉴和吸收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法律的方法,在法学上称为( )。
A. 法的全球化
B. 法律移植
C. 法的现代化
D. 法的国际化
满分:5 分
8. 某法学教授著书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进行解释、释义,这一解释属于( )。
A. 立法解释
B. 司法解释
C. 法定解释
D. 学理解释
满分:5 分
9. 法制改革的最深层次是( )。
A. 政法体制的变革
B. 法律体系的重构
C. 法律精神的转换
D. 法律信仰的生成
满分:5 分
《法理学》2015年春学期在线作业(三)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单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9 道试题,共 45 分。)V 1. 不属于法律至上的是( )。
A. 法律高于道德
B. 法律高于纪律
C. 人人守法
D. 政策高于法律
满分:5 分
2. 亚里士多德认为:“我们应该注意到邦国虽有良法,要是人民不能全部遵循,仍然不能实现法治。法治应包含两重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制定的良好的法律。”这段话指出了( )。
A. 在法治和德治的关系上,前者是优越于后者的
B. 指出了法治的两个要素条件,已经接近于科学的法治的两个条件:制度条件和思想条件
C. 指出了法治优越于人治,原因在于多数人的考虑要比少数人的考虑周到些
D. 指出了“让一个人来统治,就在政治中混入了兽性的因素。常人既不完全消除兽欲,虽最好的人们也未免热忱,这就往往在执政的时候引起偏向。”
满分:5 分
3. 对社会基本安全加以特殊维护的法律中最典型的部分是( )。
A. 民法
B. 行政法
C. 经济法
D. 刑法
满分:5 分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徒法不足以自行”
B.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因此,法律调整所有的社会行为
C. 法治强调的是制度的力量,而否定人的作用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满分:5 分
5. 下列有关法律与道德关系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 道德影响着法律的发展
B. 法律影响着道德的发展
C. 法律有阶级性,道德没有阶级性
D. 两者都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
满分:5 分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法治思想源远流长,最早提出的是韩非
B. 有法治第一人之称的是柏拉图
C. 法治的真谛是保障人权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满分:5 分
7. 下面不是自由需要法律确认和保障理由的是( )。
A. 自由需要排除人们之间的相互强制与侵害
B. 自由需要法律排除主体自身对自由的滥用
C. 自由是人类发展的助动力
D. 自由实现的条件需要法律确认和保障
满分:5 分
8. 法律必须建立在道德基础之上,两者不可分离,强调“法的正义性”和“合目的性”优先,法律的权威和效力来自于法律之外;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对那些“不法的法律”、那些“恶法”有温和抵抗的权利,至少人们能够根据自己的理性判断来选择自己的行为,可以不按照恶法去从事那些反人类、反人道的“非法”行为。这一观点应属于哪一学派( )。
A. 自然法学
B. 实证主义法学
C. 马克思主义法学
D. 社会法学
满分:5 分
9. 法治的核心是( )。
A. 严格依法办事
B. 制约权力
C. 保障人权
D. 司法独立
满分:5 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