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辅导网

标题: 15秋《美学》作业1 [打印本页]

作者: 李老师    时间: 2015-11-20 13:45
标题: 15秋《美学》作业1
15秋《美学》作业1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单选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100 分。)V 1.  巫术——神话思维向理性认识转变,在中国的发生,是在()
A. 夏朝
B. 春秋
C. 殷周之际
D. 战国时代
      满分:5  分
2.  中国古代《尚书·尧典》中有关舜帝命夔典乐的话是
A.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B. 诗言志,歌永言
C.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D. 诗者,志之所之也
      满分:5  分
3.  汉语“美学”一词来自()
A. 德国
B. 法国
C. 日本
D. 美国
      满分:5  分
4.  主张美学的研究对象是艺术,因此,美学就是艺术哲学。持这一主张的代表人物是
A. 柏拉图
B. 黑格尔
C. 普罗提诺
D. 康德
      满分:5  分
5.  审美活动在基本层面上是形象的创造和符号的创造,是()
A. 物质的形式
B. 诗意的形式
C. 想象的形式
D. 生活的形式
      满分:5  分
6.  古希腊的柏拉图曾明确地说,艺术活动有两个起源,一是灵感,一是( )。
A. 手艺
B. 音乐
C. 游戏
D. 模仿
      满分:5  分
7.  主张美学的研究对象是艺术的代表人物是()
A. 歌德
B. 席勒
C. 鲍姆嘉登
D. 黑格尔
      满分:5  分
8.  技术是()产生的,它导致后来的技术化生产
A. 理性认识活动
B. 感性认识活动
C. 思维
D. 劳动
      满分:5  分
9.  德国哲学家鲍姆嘉登在1750年提出了“美学”这门研究“感性”的学科,并认为“美”就是( )。
A. 完善的感性
B. 诗性智慧
C. 和谐
D. 自然的合目的性
      满分:5  分
10.  从(),我们可以看到审美活动在原始符号活动起源中的根基
A. 神话
B. 历史
C. 绘画
D. 语言的诞生
      满分:5  分
11.  “美学就是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这一主张最大的弊端是()
A. 把美学锁定在“关系”上
B. 过于宽泛
C. 二元划分
D. 美不是关系
      满分:5  分
12.  诗性智慧有两个基本原则,一个是以己度物的隐喻,另一个是()
A. 以己度物的暗示
B. 形象的隐喻
C. 想象
D. 形成想象性的类概念
      满分:5  分
13.  “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的景色都没有感觉”,这说明( )
A. 穷人没有审美能力
B. 穷人没有与美景建立自由的审美关系
C. 自然美景与人无关
D. 自然的美来自于人的主观臆想
      满分:5  分
14.  古希腊的()学派是最早开始思考美的.
A. 柏拉图
B. 亚里士多德
C. 毕达哥拉斯
D. 伊壁鸠鲁
      满分:5  分
15.  “巫术直观”是前认识的,前概念的和前思维的,这可以称作()
A. 逻辑思维
B. 美学思维
C. 理性思维
D. 原始思维
      满分:5  分
16.  人类文化起源的秘密是()
A. 生命活动的创造
B. 灵魂思想的产生
C. 人与世界的关系
D. 世界的象征化
      满分:5  分
17.  中国古代的()是巫术思想的产物
A. 天人感应
B. 中庸之道
C. 齐一思想
D. 境界说
      满分:5  分
18.  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正式建立的美学著作是()
A. 柏拉图《大希庇阿斯篇》
B. 维柯《新科学》
C. 鲍姆加登《美学》
D. 黑格尔《美学》
      满分:5  分
19.  美不是一旦存在,就一劳永逸地存在,而是随时代、文化和个性变化而不断变迁的。这就是美的现象的( )。
A. 延续性
B. 历史性
C. 继承性
D. 物理性
      满分:5  分
20.  “巫术直观”作为前概念的生命活动的智慧功能,它本身就是()
A. 现实的
B. 物质的
C. 诗性的
D. 审美的
      满分:5  分




欢迎光临 作业辅导网 (http://aopeng100.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