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共 36 道试题,共 36 分。)V 1. ( )是新闻稿的“眼睛”。
A. 标题
B. 新闻导语
C. 新闻事实
D. 结尾
满分:1 分
2. ( )是企业取得成功的关键。
A. 股东关系的协调
B. 员工关系协调
C. 赢得顾客信赖
D. 股东与员工关系的协调
满分:1 分
3. 在众多宣传性公共关系手段中,( )是一种最主动、最有效的传播方式。
A. 新闻报道
B. 专题通讯
C. 制造新闻
D. 记者专访
满分:1 分
4. ( )已经成为人类使用最多、作用也最大的一种传播形式。
A. 自我传播
B. 人际传播
C. 组织传播
D. 大众传播
满分:1 分
5. ( )是组织成功的源泉和内因。
A. 股东关系的协调
B. 员工关系协调
C. 股东与员工关系的协调
D. 组织与媒体的关系
满分:1 分
6. 态度层次的传播主要对象是( )
A. 非公众
B. 潜在公众
C. 知晓公众
D. 行动公众
满分:1 分
7. 在按照公众的态度对公众进行分类时,组织最希望( )的态度得到根本性的转变。
A. 顺意公众
B. 逆意公众
C. 边缘公众
D. 独立公众
满分:1 分
8. 社会组织的内部环境不包括( )
A. 人际关系环境
B. 组织内部管理环境
C. 组织的生态环境
D. 组织外观环境
满分:1 分
9. ( )是公共关系最根本的职责。
A. 咨询建议
B. 采集信息
C. 参与决策
D. 协调沟通
满分:1 分
10. 公共关系的主体是( )
A. 组织
B. 公众
C. 组织和传播
D. 组织和公众
满分:1 分
11. 3、根据关系的稳定程度,可以把公众分为( )
A. 首要公众和次要公众
B. 顺意公众、逆意公众和边缘公众
C. 受欢迎公众、不受欢迎公众和被追求公众
D. 临时公众、周期公众和稳定公众
满分:1 分
12. 四大电子媒介在公共关系传播中发挥作用最大的是( )
A. 电脑互联网
B. 电影与录像
C. 广播
D. 电视
满分:1 分
13. 公共关系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塑造( )
A. 组织形象
B. 组织信誉
C. 公众态度
D. 企业美誉
满分:1 分
14. 新闻的重点是( )
A. 标题
B. 新闻导语
C. 新闻事实
D. 结尾
满分:1 分
15. 艾维·李的《原则宣言》提出的观点是( )
A. 联络公众感情
B. 公众必须被告知
C. 一切为了公众
D. 需求层次论
满分:1 分
16. 第一印象的强烈影响,知觉的偏见的产生原因中称作( )
A. 定型效应
B. 近因效应
C. 晕轮效应
D. 首因效应
满分:1 分
17. 职业社团和群众组织属于( )
A. 公益性组织
B. 互利性组织
C. 赢利性组织
D. 服务性组织
满分:1 分
18. 公共关系的主体是( )
A. 组织
B. 企业
C. 公众
D. 政府
满分:1 分
19. 公共关系的研究角度是( )
A. 社会交往中的个体
B. 组织内部中的个体
C. 组织经营管理中的组织传播行为
D. 公众
满分:1 分
20. ( )是知晓公众发展的结果。
A. 行动公众
B. 内部公众
C. 社区公众的认可和支持
D. 潜在公众
满分:1 分
21. 下列哪项不是广告的特点( )
A. 诱导性
B. 自主性
C. 有偿性
D. 夸张性
满分:1 分
22. 公共关系运用新闻传播不具备下列的哪项优点( )
A. 相关性程度高
B. 客观性强
C. 社会影响大
D. 经济合算
满分:1 分
23. 世界上第一位把公共关系学带入大学校园的人是( )
A. 艾维·李
B. 伯内斯
C. 卡特利普
D. 哈洛
满分:1 分
24. 搞好( )是整个公共关系协调工作的基础和起点。
A. 外部公共关系
B. 内部公共关系
C. 企业和政府关系
D. 外部公众和企业的关系
满分:1 分
25. 信宿是( )
A. 传播的内容
B. 受传者
C. 信道
D. 传播者
满分:1 分
26. 现代控制论传播模式是谁提出( )
A. 韦弗
B. 香农
C. 威尔伯·施拉姆
D. 威廉
满分:1 分
27. 是公共关系人员的思想灵魂( )
A. 形象意识
B. 公众意识
C. 开放意识
D. 公共关系意识
满分:1 分
28. 下列哪项不属于社会组织的特征包括( )
A. 目标性
B. 整体性
C. 变动性
D. 稳定性
满分:1 分
29. “公共关系之父”是( )
A. 爱德华·伯尼斯
B. 雷克斯,哈罗
C. 艾维·李
D. 卡特利普和森特
满分:1 分
30. 现代公共关系发展史上的第一本公共关系专著是( )。
A. 《公共关系学》
B. 《舆论明鉴》
C. 《有效公共关系》
D. 《公众舆论的形成》
满分:1 分
31. 公共关系传播坚持( )。
A. 传递的原则
B. 反馈的原则
C. 自我为中心的原则
D. 双向沟通的原则
满分:1 分
32. ( )是公共关系活动的绝对前提。
A. 协调利益
B. 组织的自我完善
C. 创造和谐的组织
D. 真实
满分:1 分
33. ( )是全部公共关系协调的关键。
A. 外部公共关系
B. 内部公共关系
C. 企业和政府关系
D. 外部公众和企业的关系
满分:1 分
34. 公共关系的客体是( )
A. 社会组织
B. 公众
C. 政府
D. 企业
满分:1 分
35. ( )是社会组织的细胞。
A. 政府
B. 公众
C. 干部
D. 员工
满分:1 分
36. ( )是公共关系学的理论核心
A. 组织信誉
B. 组织服务
C. 组织形象
D. 企业美誉
满分:1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