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共 24 道试题,共 72 分。)V 1. 叙述角度就是运用在文本当中的作者的观察方位,知觉方式,现一般将其划分为三种,包括全知叙述、自知叙述和( )。
A. 第一人称叙述
B. 第三人称叙述
C. 第二人称叙述
D. 他知叙述
满分:3 分
2. 由语言文字符号作组成的文章,它所传达的思想、感情,经读者阅读而吸收,并引起他们的各种反应或共鸣,就是
A. 写作主体
B. 读者受体
C. 写作客体
D. 文章载体
满分:3 分
3. 鲁迅的《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这个标题与主题的关系是____。
A. 用形象手法暗示主题
B. 说明主题的表达方式
C. 直接点明主题
D. 标明表现主题的线索
满分:3 分
4. ()指写文章的作者,即能动地反映客观事物,从一定意图出发,自觉进行写作活动的写作者。
A. 写作主体
B. 读者受体
C. 写作客体
D. 文章载体
满分:3 分
5. 现代写作理论把写作得规律归结为“写作的运动系统”的动态规律,亦即"物-意-文"的双重转化规律。那么,要完成完成由"物"到"意"的转化是( )阶段。
A. 聚材
B. 构思
C. 表达
D. 发表
满分:3 分
6. 用说理的表达方式对客观事物进行议论、评述的短篇文章是____。
A. 读后感
B. 短论
C. 文艺评论
D. 学术论文
满分:3 分
7. 客观描写就是客观、准确地描摹对象的方法,它较多地应用于____。
A. 散文
B. 通讯
C. 消息
D. 科技文章
满分:3 分
8. 以分列条款的叙述方法为主要写作特点的是____。
A. 章程
B. 计划
C. 总结
D. 简报
满分:3 分
9. 学术论文的研究对象称做是____。
A. 母题
B. 课题
C. 主题
D. 标题
满分:3 分
10. 主体的素养主要有四个方面:即生活积储,知识结构,思想品格和审美素养。那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体现的是写作主体要加强( )。
A. 生活积累
B. 知识结构
C. 思想品格
D. 审美素养
满分:3 分
11. 《窦娥冤》中窦娥绑赴刑场路上喊冤的一段【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涂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了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这是一种( )的抒情手法。
A. 直接抒情
B. 间接抒情
C. 寓情于事
D. 情景交融
满分:3 分
12. 从描写的风格看,描写可分为____。
A. 白描与细描
B. 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
C. 主观描写与客观描写
D. 人物描写与景物描写
满分:3 分
13. 材料的真实性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事实的真实,一是指()。
A. 艺术的真实
B. 美的真实
C. 文字素养
D. 写作素养
满分:3 分
14. 常以时空序列设置的结构类型是____。
A. 说明型
B. 议论型
C. 记叙型
D. 综合型
满分:3 分
15. 下列属于公文专用语中"过渡用语"的是____。
A. 兹因
B. 是否可行
C. 综上所述
D. 兹经
满分:3 分
16. ( )是一个文学家的才能和第一特征,它规定了艺术感受的品质,使我们可以毫不费力地区分一个木材商人、一个植物学家和一个艺术家对一棵松树的不同感受。
A. 观察的细致
B. 感受的敏锐、丰富、独特
C. 语言的积累
D. 表达的能力
满分:3 分
17. 比较观察是对于同一环境(或条件)下的不同事物所进行的对照观察。其优越点表现为( )。
A. 容易发现差异和特征
B. 能详细地观察一样事物
C. 很好的观察事物的动态
D. 直接获得整体的印象
满分:3 分
18. ()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对特定的客观事物进行实地调查,以搜集写作材料的方式。
A. 调查采访
B. 感受
C. 感觉
D. 材料
满分:3 分
19. 从生活中摄取来的,尚未经过取舍加工提炼的原始材料叫____。
A. 材料
B. 素材
C. 题材
D. 资料
满分:3 分
20. 写作活动是一个传递信息的整体运动系统,它由写作主体、写作客体、语言载体和读者受体等系统所构成。那么,写文章的作者,即能动地反映客观事物,从一定意图出发,自觉进行写作活动的写作者是( )。
A. 写作主体
B. 写作客体
C. 语言载体
D. 读者受体
满分:3 分
21. ()是对于同一环境(或条件)下的不同事物所进行的对照观察,优越点表现为容易发现差异和特征。
A. 观察
B. 动态观察
C. 静态观察
D. 比较观察
满分:3 分
22. 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脑里劳动。制作写作成品同制作别得商品不一样,它不能仿制,写作是个体从事得复杂的精神劳动,写作成品是一种特殊产品。这体现了写作的( )特性。
A. 意图鲜明
B. 创造出新
C. 多维综合
D. 躬行实践
满分:3 分
23. 素材是指____。
A. 比较简明单一的材料
B. 文章中准备采用的材料
C. 未经过加工的材料
D. 作者已经掌握的固有材料
满分:3 分
24. 文章各部分间的互相扶持、协助,体现了结构上的____。
A. 连贯性
B. 严密性
C. 完整性
D. 灵活性
满分: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