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辅导网

标题: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说明的是()。 [打印本页]

作者: 李老师    时间: 2017-1-7 21:10
标题: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说明的是()。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说明的是()。
A.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没有反作用
B. 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C.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D. 对立统一规律
      满分:3  分
2.  列宁是从物质与()的关系上来把握物质的。
A. 精神
B. 意识
C. 规律
D. 事实
      满分:3  分
3.  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A. 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 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满分:3  分
4.  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是()。
A. 质量互变规律
B. 对立统一规律
C. 否定之否定规律
D. 联系和发展的规律
      满分:3  分
5.  “白马非马”,这种说法的错误在于它割裂了()。
A. 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关系
B.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C.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D.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满分:3  分
6.  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
A. 承认世界是多样的统一
B. 承认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
C.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D. 反对一切形式的二元论
      满分:3  分
7.  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构成了事物周期性的变化过程,其表现形式有()。
A. 事物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
B. 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
C. 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D. 不断的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
      满分:3  分
8.  ()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
A. 度
B. 质
C. 量
D. 矛盾
      满分:3  分
9.  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
A. 物质
B. 科技
C. 精神
D. 规律
      满分:3  分
10.  ()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
A. 物质范畴
B. 精神世界
C. 科学技术
D. 意识
      满分:3  分
请同学及时保存作业,如您在20分钟内不作操作,系统将自动退出。
保存         交卷




欢迎光临 作业辅导网 (http://aopeng100.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