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共 30 道试题,共 60 分。)V
1. 白族“三月街”,原本是唐代南诏国以大理为中心的白族先民从事佛事活动的讲经庙会。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的需要,这一佛事活动逐步地演变为白族的盛大街期和传统集会,成为白族人民进行物质交流、文化交流和文体活动的喜庆佳节。这说明民族风俗习惯具有()。
A. 民族性
B. 群众性
C. 传承性
D. 变异性
满分:2 分
2. 民族风俗习惯关系到民族自尊平等,关系到民族之间的关系,是民族问题的敏感因素之一,这表明民族风俗习惯具有极大的()。
A. 民族性
B. 群众性
C. 传承性
D. 敏感性
满分:2 分
3. 改革民族风俗习惯的根本途径是()。
A. 发展民族经济
B.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C. 坚持改革开放
D. 坚持党的领导
满分:2 分
4. 我国民族团结的核心是()。
A. 社会主义道路
B. 中国共产党
C. 人民民主专政
D. 民族平等
满分:2 分
5. 当前,随着城镇化加快,通过工作调动、毕业分配、军人转业、务工经商、婚姻关系等途径,各民族间人口流动更为频繁,使以前的民族分布状况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城市的民族成分变化很大。在广大乡村,民族间互相来往、迁移、混杂居住现象日益普遍,民族之间通婚现象逐渐增加并也趋于普遍。不同民族共居一个村、同饮一江水的情况已随处可见。有许多家庭由两个、甚至三个民族的成员组成。这主要表明()。
A. 各民族的中华民族认同意识增强
B. 各民族间的互相信任增多
C. 各民族在社会生活中的共同性增多
D. 各民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识增强
满分:2 分
6. 我国民族团结的政治保证是()。
A. 社会主义道路
B. 中国共产党
C. 人民民主专政
D. 民族平等
满分:2 分
7. 在我国宗教关系可以实现和谐的根本原因是()。
A. 我国有多种宗教并存
B. 信教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不断提高
C. 我国的宗教是独立自主自办的宗教
D. 我国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满分:2 分
8. 下列人物中是中国共产党最早期的党员,而且是党的一大、二大和五大代表的少数民族干部是()。
A. 邓恩铭
B. 马本斋
C. 乌兰夫
D. 韦拔群
满分:2 分
9.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从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出发制定的,因而它能够成功地解决民族问题。这说明()。
A.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B. 意识对客观事务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C. 实践活动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D.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满分:2 分
10. 我国每个民族都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全部由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公民担任。这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中的()。
A. 民族平等原则
B. 民族团结原则
C. 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D. 民族区域自治原则
满分:2 分
11. 广大少数民族地区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与全国相比,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更明显、更突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社会生产力更加落后,农业牧业人口占的比重更大,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的束缚更深,文盲半文盲的比例更高,科技教育文化的水平更低,计划经济体制的色彩更浓,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摆脱不发达状态,实现现代化的任务更艰巨。这表明()。
A. 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只是一个美好愿望
B. 民族间的差距是无法克服的
C. 造成民族差距的原因是经济上的不平衡
D. 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发展,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满分:2 分
12. 决定宗教之所以是宗教的基本要素是()。
A. 宗教观念
B. 宗教行为
C. 宗教组织
D. 宗教制度
满分:2 分
13. 佛教传入西藏的时间是()。
A. 公元7世纪
B. 公元8世纪
C. 公元9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