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辅导网

标题: 2016年秋季《中国文化概论》期末考核 [打印本页]

作者: 李老师    时间: 2016-10-24 21:33
标题: 2016年秋季《中国文化概论》期末考核
期末作业考核
《中国文化概论》
满分100分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
1、以红山文化为代表的是良渚文化。
2、夏代的最后一位皇帝是启。
3、这句话“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是老子说的。
4、“德”、“能”虽常常“相提”,但却不是“并论”的。在相当多的情况下,“德”常处于主要的或主导的地位,即所谓“重德”。
5、作为道家强调的人格境界,“真”与“假”相对。
6、明清的法律,反映出封建社会后期的时代特点。清代制定的《大清律例》,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部封建法典。
7、战国时期的“士”,主要指具有一定知识和才能的人,与西周的“士”主要指武士含义有所不同。
8、孔子继承、推广和宣扬礼乐文明,整理、传播了记载古代礼乐文明的儒家经典“六经”。
9、古文经主要是汉初由老儒生口耳相传的经典,直接用汉代通行的隶书记录下来的经典。
10、在古代,“宗”的本义指的是宗庙。
11、隋唐出现了门阀制度,以及与之相联系的郡望、谱谍、宗祠大受重视。
12、古代纪年法中的“岁星”,指的是月亮。
13、“九州”是学者们对当时领土的一种地理区域的划分,不是夏商周曾实行过的行政区划。
14、在衣着服饰中,“绅”指的是大带结住后余下下垂的部分。
15、武庙是祭祀玉皇大帝的。
16、现在的故宫博物院,原来是明清故宫,也就是紫禁城。
17、中国传统的埋葬方式是土葬。
18、在全世界的范围内,宗教都影响了多种文化形态。
19、佛教教义中的“四念处观”,是苦的根源,行苦、受苦、苦苦是苦的种类,这四者既是苦的原因,也是苦的结果。
20、道教的“醮”分为清事清醮、浊事幽醮。
二、名词解释(每题8分,共32分)
1、文化
2、郡县制
3、浑天说
4、察举制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十三经”。
2、简述“冠礼”。
3、丧服制度中的“五服”分别是?
四、论述题(共18分)
1、论述中国文化的近代转型。





欢迎光临 作业辅导网 (http://aopeng100.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