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辅导网

标题: 15秋《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在线作业1 [打印本页]

作者: 李老师    时间: 2016-2-20 21:23
标题: 15秋《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在线作业1
15秋《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在线作业1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多选题  


一、多选题(共 25 道试题,共 100 分。)V 1.  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对“相适应”的理解正确的是()。
A. 要求宗教信徒放弃有神论思想
B. 要求教徒在政治上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 要求宗教活动要服从于国家的最高利益和民族的整体利益
D. 要支持宗教界人士对宗教教义作出自己的阐释
E. 要积极支持外国人到中国来办教传教
      满分:4  分
2.  2006年4月,以“和谐世界、从心开始”为主题的首届世界佛教论坛在中国浙江举行。37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名佛教高僧、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参加本次论坛。从这一事实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A. 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B. 宗教交往是各国人民交往的途径之一
C. 有神论者和无神论者可以和谐相处
D. 宗教人士和非宗教人士共同致力于人类进步
E. 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
      满分:4  分
3.  要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把信教群众团结起来,把他们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共同目标上来。在我国,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能够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因为 ()。
A. 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B. 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C.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
D.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宗教已经从本质上得到改变
E.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教人员将越来越多
      满分:4  分
4.  民族语言文字的规律可分为()。
A. 民族语言文字形成规律
B. 民族语言发展变化规律
C. 资本主义时期发展规律
D. 社会主义时期发展繁荣规律
E. 共产主义时期消亡规律
      满分:4  分
5.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特点有()。
A. 一切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B.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性质,是国家统一领导下的一级地方政权
C. 一切民族自治地方必须遵循国家宪法规定的总原则总道路,贯彻执行国家的政策、法令,履行它规定的义务
D. 一切聚居的少数民族都有权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管理本地区、本民族内部事务
E. 一切民族自治的区域都有庞大的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
      满分:4  分
6.  2010年1月18日至20日,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在北京举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强调,要继续保持中央对西藏特殊优惠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力度。继续执行并完善“收入全留、补助递增、专项扶持”的财政政策,加大专项转移支付力度,对特殊民生问题实行特殊政策并加大支持。这说明()。
A. 西藏地区经济发展与国家的强盛紧密相连
B. 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成为我国的中心工作
C.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是我国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
D. 国家的支持是西藏地区发展的根本原因
E. 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也有力支撑着整个国家的发展
      满分:4  分
7.  要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就必须()。
A. 加大国家对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
B. 依赖发达地区无私的援助
C. 主要依靠少数民族地区干部群众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
D. 在短期内消除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
E. 赋予少数民族地区高度的自治权
      满分:4  分
8.  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可能性()。
A. 宗教属于上层建筑,要服从被经济基础所决定的这一客观规律
B. 党和国家为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创造了必要条件
C. 各个宗教的信教者,绝大多数都是国家主人,是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者,他们热爱祖国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共同目标上,与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D. 新中国成立后,清除了教会中的帝国主义势力,实行了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方针,废除了宗教中的封建特权和剥削压迫制度,为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奠定了基础
E. 从实践来看,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进展不大,需要进一步掌握工作的主动性
      满分:4  分
9.  民族风俗习惯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尽管各民族风俗习惯产生的基础不同,表现的内容和形式也各异,但它们都有一些共同的基本特性,它们是()。
A. 民族性
B. 群众性
C. 传承性
D. 变异性
E. 敏感性
      满分:4  分
10.  促进宗教关系的和谐,需要我们()。
A. 鼓励宗教事业的发展
B. 加强对宗教事业的管理
C. 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D. 改变宗教的本质
E. 鼓励国外宗教人士来中国传教
      满分:4  分
11.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有如下表现()。
A. 在政治方面,要引导一切宗教组织和宗教信徒,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在宪法、法律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活动。这是“相适应”最基本的要求
B. 在经济方面,要维护宗教制度民主改革的成果,遵守国家的经济政策,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
C. 在思想信仰方面,要求信教与不信教,信仰不同的人都互相尊重
D. 在宗教行为和宗教礼仪方面,除了必须在宪法、法律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活动,还要有利于维护正常的生产秩序、生活秩序和社会秩序,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E. 在文化方面,应当保护和弘扬各宗
      满分:4  分
12.  少数民族干部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中所起的作用是()。
A. 桥梁作用
B. 组织保证作用
C. 骨干作用
D. 带头作用
E. 煽动作用
      满分:4  分
13.  我国能够真正建立新型的民族关系,是因为()。
A.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B. 我国坚持以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处理民族关系
C. 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代代传承的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D. 我国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法律保障
E. 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满分:4  分
14.  所谓的“三股势力”指的是()。
A. 民族分裂势力
B. 宗教极端势力
C. 暴力恐怖势力
D. 国际反华势力
E. 左翼势力
      满分:4  分
15.  中共十五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三大形式是()。
A. 村民自治制度
B. 民主监督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E.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满分:4  分
16.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法律含义是()。
A. 宗教信仰是公民个人的私事
B. 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C. 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别种宗教的自由
D. 过去不信教,现在信教,过去信教,现在不信教都是自由的
E. 宗教信仰自由受法律保护,任何人和组织都不得加以干涉
      满分:4  分
17.  因为历史上行政区划变动、区划界线和资源权属不明确等引起的问题未能很好得到解决,从而引起了现实的矛盾与纠纷。影响我国民族某些思想观念,如民族偏见等,许多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这()。
A. 使民族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和多变
B. 要求我们解决我国当代民族问题时,不能忽视民族问题中蕴含的历史因素
C. 说明消除了民族问题产生的历史根源也就解决了民族矛盾
D. 民族问题与民族的历史状况有着紧密的联系
E. 说明民族问题将长期存在,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满分:4  分
18.  《南方日报》曾经报道:某市一个神庙后门短短几十米的街道,竟然有十几个算命摊。这些算命摊为了招徕顾客,有的打出“××相学学会”的招牌,有的则号称“×教××分会”。对此正确的看法是()。
A. 这是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最好体现
B. 这些都是封建迷信活动,应该依法惩处,加以取缔
C. 这种现象危害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D. 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它们中有的是封建迷信活动,有的是正常的宗教活动
E. 政府要采取措施积极引导这些活动
      满分:4  分
19.  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就是要做到()。
A. 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B. 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C. 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D. 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
E. 实现小康生活
      满分:4  分
20.  关于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前提条件和基础
B. 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结果
C. 民族团结是进一步实现民族真正平等的保证
D. 坚持民族平等是为了达到民族的团结
E. 民族团结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各民族的真正平等
      满分:4  分
21.  下列著作中属于叙事长诗的是()。
A. 《格萨尔》
B. 《江格尔》
C. 《玛纳斯》
D. 《福乐智慧》
E. 《阿诗玛》
      满分:4  分
22.  宗教在我国社会主义时期能长期存在,主要原因是()。
A. 人们的思想认识总是落后于社会客观存在,传统的旧的习惯势力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消灭
B. 社会主义时期,宗教产生的认识根源仍没有消除
C. 社会主义时期,宗教产生的阶级根源虽然基本消灭,但社会根源的其他部分还没有消除
D. 一定范围内的阶级斗争是社会主义时期宗教存在的客观原因
E. 复杂的国际环境的影响,宗教渗透长期存在
      满分:4  分
23.  我们党的民族政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的基本理论同我国民族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这里所说的“我国民族的具体实际”是指()。
A.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特点
B. 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分布特点
C. 我国人口、资源分布和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
D. 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实际
E. 维护世界和平的需要
      满分:4  分
24.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组织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调查队,对各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状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取得了如下成果()。
A. 对一个民族语言内部的方言土语的情况有了基本了解,并对需要划分方言的民族语言提出了划分意见
B. 以某些民族中存在的一个民族说两种以上语言的情况,提出了确定意见
C. 将某些少数民族的调查研究成果运用于帮助少数民族创制文字的工作
D. 编写出版了《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丛书》
E. 摸清了我国少数民族中有21个民族使用着24种文字的情况,对已停止使用的文字做了调查,并对少数民族文字的结构做了分类
      满分:4  分
25.  西藏民主改革以来,西藏在中央的关怀和领导下,快速向前发展。西藏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和发展,西藏社会财富快速增长,尤其是西藏百姓生活越来越幸福美好。西藏快速发展的原因在于()。
A. 中央的正确领导和西藏人民的艰苦奋斗
B. 藏族与其他兄弟民族已经融合在一起
C. 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D. 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E. 国家给予西藏特殊的优惠政策
      满分:4  分






欢迎光临 作业辅导网 (http://aopeng100.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