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师 发表于 2016-5-18 17:48:59

16春《货币银行学》作业2

16春《货币银行学》作业2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4道试题,共20分。)
1.基础货币是
A. 商业银行存入中央银行的准备金
B. 社会公众所持有的现金
C. 中央银行间接控制的变量
D. 银行体系的存款扩张、货币供给的基础
满分:5分
2.商业银行扩大货币供给的资金来源中没有
A. 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卖出有价证券扩大持有货币
B. 减少自己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准备金
C. 发行金融债券增加资金
D. 增加向其他金融机构的融资
满分:5分
3.以下有关货币需求说法正确的是
A. 货币需求是一个流量概念
B. 微观货币需求是各个经济主体有支付能力的货币需求及需求的变化
C. 名义货币需求是指剔除物价变动的影响,以货币所实际对应的商品和劳务表示的货币需求
D. 实际货币需求是指在物价上涨的情况下,同一货币单位所能购买的商品和劳务的数量
满分:5分
4.货币流通
A. 决定商品流通
B. 是以商品作为媒介
C. 货币流通是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所形成的连续不断的运动
D. 同商品流通方向相同
满分:5分
二、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50分。)
1.中央银行扩大货币供给的资金来源有
A. 吸收金融机构和财政部门的存款
B. 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卖出有价证券扩大持有货币
C. 扩大货币发行量
D. 发行金融债券增加资金等
满分:5分
2.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在建立统一的货币制度方面采取了措施有
A. 黄金、白银、由国家统一经营和管理,银元不由国家统一经营和管理
B. 坚决、迅速、彻底肃清了"法币" 、"金元券"
C. 对外币、外汇实行国家管理
D. 对各解放区银行所发行的货币,实行固定比价收兑
满分:5分
3.货币需求理论
A. 最初提出观点的是李嘉图
B. 是西方货币需求理论的主流派系,其理论的发展经历过传统(古典)、现代和当代三个阶段
C. 是一种用货币数量来解释货币价值、商品价格的学说
D. 认为:货币的价值与商品的价格都是由货币数量决定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货币数量增加,货币价值会降低,商品价格会提高
满分:5分
4.常见的货币需求量的测算方法包括
A. 经验数据法
B. 基本公式法
C. 回归分析法
D. 比例法
满分:5分
5.存款货币的创造必须具备的条件包括
A. 大量的贷款者
B. 发达的信用制度主要体现在发达的现代银行体系
C. 非现金结算的普遍开展和票据的广泛使用
D. 法定存款准备金
满分:5分
6.货币政策工具一般可划分为
A.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B.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C. 直接信用管理工具
D. 间接信用管理工具
满分:5分
7.货币供给决定因素包括
A. 企业行为
B. 经济周期
C. 居民行为
D. 财政行为
满分:5分
8.市场可以分为
A. 商品市场
B. 劳动市场
C. 技术市场
D. 金融市场
满分:5分
9.凯恩斯学派的传导机制理论具体结论
A. 利率是整个传递机制的核心
B. 认为利率在货币传导机制上并不起重要作用,而强调货币供应量在整个传导机制上具有真效果,货币供应量变动将直接影响名义收入的变动
C. 货币政策的作用先是改变货币市场的均衡,然后改变利率,通过利率变动,改变实际资产领域的均衡
D. 凯恩斯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主要由三个重要的经济关系组合而成,分别是: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投资支出的利率弹性和投资系数。
满分:5分
10.货币政策的构成要素包括
A. 政策工具
B. 操作目标
C. 中间目标
D. 最终目标
满分:5分
三、判断题(共6道试题,共30分。)
1.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内容是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分
2.金融市场包括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分
3.存款货币,是指存在商业银行、使用支票可以随时提取的活期存款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分
4.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运用货币政策手段或工具影响中介指标进而实现最终目标的途径和过程的机能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分
5.再贴现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在法律所赋予的权力范围内,通过规定或调整商业银行缴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比率,直接控制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间接地控制社会货币供应量的活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分
6.价值论货币需求说的特点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并以商品价值与货币价值的对比关系为研究前提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分
>>操作完成!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16春《货币银行学》作业2

作业辅导、毕业论文、学业辅导,考试辅导资料,请加qq2762169544(微信:2762169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