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师 发表于 2016-3-30 17:03:15

西交《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在线作业

西交《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单选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30 道试题,共 60 分。)V 1.最早提出“公害”一词的是( )、
A. 日本1896年《矿业法》
B. 日本1896年《河川法》
C. 美国1864年《煤烟法》
D. 英国1913年《煤烟防治法》
      满分:2分
2.根据《生产清洁促进法》的规定,有权在当地主要媒体上定期公布污染超标或者污染排放总量超过限额的污染严重企业名单的政府部门是( )、
A. 省级人民政府经济综合部门
B. 省级人民政府环保部门
C. 县级人民政府经济综合部门
D.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保部门
      满分:2分
3.在保护珍稀动植物的法律关系中,负有法律义务的是( )、
A. 所有公民
B. 法律工作者
C. 国家
D. 打猎者
      满分:2分
4.为弥补、恢复、更新自然资源的减少、流失或破坏而向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者收取的费用是 ( )、
A. 开发使用费
B. 保护管理费
C. 惩罚性收费
D. 自然补偿费
      满分:2分
5.依照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保部门对在用机动车的污染物排放状况进行监督抽测的场所是( )、
A. 机动车停放地
B. 高速公路收费站
C. 机动车行驶的道路
D. 公共停车场
      满分:2分
6.体现环境目标的要求、据以评价环境是否受到污染和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依据的环境标准是 ( )、
A. 环境质量标准
B. 环境标准样品标准
C. 环境保护方法标准
D. 环境基础标准
      满分:2分
7.广义的环境与资源管理主要是指( )、
A. 污染控制与资源利用相结合
B. 污染预防与治理相结合
C. 污染防治与自然保护相结合
D. 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土地利用规划,生产力布局等的关系
      满分:2分
8.国家为加强环境保护管理而采取的最主要的手段是( )、
A. 建立和强化环境行政管理机构
B. 应用环境经济调节措施
C. 强化环境刑事制裁
D. 与企业订立环境协议
      满分:2分
9.某建筑公司在城市市区进行建筑施工时,未采取扬尘防治措施,致使周围大气环境受到严重污染。依照《大气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应当由下列哪个部门处理( ) 、
A. 环保部门
B. 建设部门
C. 卫生部门
D. 规划部门
      满分:2分
10.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的规定,环保部门在批准设置入海排污口之前,处理必须征求海洋、海事和渔业部门的意见之外,还必须征求意见的部门是( ) 、
A. 建设部门
B. 规划部门
C. 水利部门
D. 军队环保部门
      满分:2分
11.环境科学中最有名的绪论性著作是为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而出版的( ) 、
A. 《我们共同的未来》
B. 《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
C. 《只有一个地球》
D. 《人类环境宣言》
      满分:2分
12.首次确立了公众参加原则,鼓励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以适当方式参与环境的法律是( ) 、
A. 《环境保护法》
B. 《环境影响评价法》
C. 《大气污染防治法》
D. 《行政许可法》
      满分:2分
13.基于环境问题自身的特点和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经验教训,首先提出的“预期的环境政策”、强调采取预防性措施的是( )、
A. 《人类环境宣言》
B. 《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
C. 《内罗毕宣言》
D. 《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
      满分:2分
14.1968年,国际性学术组织《罗马俱乐部》在其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提出( )、
A. 环境优越论
B. 零增长理论
C. 经济优越论
D. 负增长理论
      满分:2分
15.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立法的主要任务是( )、
A. 防治废气、粉尘和恶臭污染
B. 防治机动车船污染
C. 防治煤烟型污染
D. 防治臭氧层破坏
      满分:2分
16.我国首次明确规定“开展现行政政策和法律的全面评价,制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政策体系,突出经济、社会和环境之间的联系与协调”的规范性文件是( ) 、
A. 1986年的《对外经济开放地区环境管理暂行规定》
B. 1992年的《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
C. 1994年的《中国21世界议程》
D. 2000年的《立法法》
      满分:2分
17.《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将突破环境事件的预警分为四级,分别用不同的颜色加以表示。其中预警级别最高的是( )、
A. 蓝色
B. 红色
C. 黄色
D. 橙色
      满分:2分
18.环境法中有关控制污染物排放量的规定所依据的生态学原理主要是( )、
A. “物物相关”律
B. “协调稳定”律
C. “相生相克”律
D. “负载定额”律
      满分:2分
19.环境问题中最突出、最尖锐的部分是( )、
A. 自然环境的破坏
B. 环境污染
C. 大气污染
D. 水土流失
      满分:2分
20.依据《大气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其污染排放浓度( )、
A. 不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的,免于缴纳排污费
B. 不得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并交纳排污费
C. 可以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但需缴纳超标排污费
D. 可以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但需缴纳排污费和超标排污费
      满分:2分
21.“人类环境”这个概念是在哪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提出的,它是指( )为中心、为主题的外部世界。、
A. 人类
B. 人类和其他生物
C. 其他生物很无生命物质
D. 整个生物界
      满分:2分
22.在国际环境法律中( )是法律关系的主体。、
A. 国家机关
B. 联合国
C. 不同社会
D. 国家
      满分:2分
23.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必须把大量的技术规范、操作规程、环境标准、控制污染的各种工艺技术要求等包括在法律体系之中,这就使环境与保护法成为一个( )极强的法律部门。 、
A. 综合性
B. 共同性
C. 技术性
D. 社会性
      满分:2分
24.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发展的基础是( )、
A. 宪法关于环境与资源保护的规定
B. 单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规
C. 环境标准
D. 其他部门法中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规范
      满分:2分
25.进行环境管理、处理环境纠纷的直接依据是( )、
A. 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
B. 单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规
C. 宪法关于环境保护的规定
D. 环境标准
      满分:2分
26.我国自然资源保护管理中最基本的法律制度是( )、
A. 自然保护区制度
B. 自然资源权属制度
C. 土地资源管理制度
D. 自然资源规划制度
      满分:2分
27.当船舶发生海南事故,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海洋重大污染损害的,法律规定有权强制采取避免或者减少污染损害措施的部门是( )、
A. 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
B. 国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C. 国家海事行政主管部门
D. 军队环境保护部门
      满分:2分
28.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可以划定为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区的是( ) 、
A. 尚未达到规定的大气质量标准的区域
B. 国务院批准划定的酸雨控制区
C. 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
D. 尚未达到规定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区域、国务院批准划定的酸雨控制区以及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
      满分:2分
29.既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进入法治阶段的标志,又是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开始建立的标志是( ) 、
A. 1978年的《宪法》关于环境保护的规定
B.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施行)》的颁布
C. 一些列环境标准的制定和颁布
D. 一些列环境保护单行法规的制定和颁布
      满分:2分
30.外国环境法向完备阶段发展的重要标志是( )、
A. 环境法体系的建立
B. 国家对环境管理的加强
C. 环境保护基本法在各国的出现
D. 大量环境保护专门法规的制定
      满分:2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西交《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在线作业

作业辅导、毕业论文、学业辅导,考试辅导资料,请加qq2762169544(微信:2762169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