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师 发表于 2016-3-2 15:48:36

福师《广义修辞学简纲》在线作业二

福师《广义修辞学简纲》在线作业二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判断题(共50道试题,共100分。)
1.家,作为一个血缘群体的栖息之所,可以引申出相关的语义系列:定居→安家→自己家的住房。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2.家,作为一个血缘群体的栖息之所,可以引申出相关的语义系列:定居→安家→自己家的住房。(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3.在修辞活动中,当接受者认同一种预设的时候,实际上也就是把自己的解释权交给了这种预设,因此,要使自主性接受不受压抑,需要走出既定的预设,重建一个认知前提。(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4.人是语言的动物,更是修辞的动物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5.“穷家难舍”,是对一个人情化的世界的依恋,它在本质上,是对本土文化的适应和对异质文化的隔膜。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6.《红高粱》对战争小说的改写,不是局部修正,而是在总体上对战争修辞话语的价值重建。(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7.宏观上修辞接受活动的开放性,意味着对给定修辞信息的接受,具有无限的可能性。但是从微观上说,在一次具体的接受活动中,修辞信息的接受,只能选择众多可能性中的一种。(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8.1932年,陈望道先生《修辞学发凡》问世,在修辞学研究领域耸起了醒目的高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9.王朔在文学文本中营造了一个属于市民趣味的欣赏空间,促成了文学文本向大众文化的开放,并且部分地弥合了纯文学与俗民大众之间的鸿沟,也重建了修辞话语的价值尺度。(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0.人的多重角色身份,决定了修辞对话常常在人的不同角色身份之间进行,由于每个人都不可能以某种固定的角色身份永恒在场,因此每个人也就必然随着自己角色身份的变换而变换角色话语。(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1.当年刘心武笔下的“小流氓”宋宝琦进入王朔话语,一扫让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悲剧意味,变得神气活现,以“我是流氓我怕谁”的嬉皮姿态,蔑视一切既定价值、写作规范和话语权威(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2.比较起来,“炼字”是指向终极境界的修辞自觉,“一语说”是指向过程的修辞自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3.修辞赋予语言的世界以审美化的构形,让语言描述的现实以非现实的幻象形式投射于人们的意识中。特别是当信息资源完全被表达者控制的时候,表达者制造的修辞话语,也就制造着控制接受者的语言幻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4.一种表达策略的变换,从表面上看,是话语形式的变化,但在深层,反映的是修辞话语的价值重建问题。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5.修辞作为话语建构方式和文本建构方式,存在着某种同构性。(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6.预设作为隐匿在话语深层的无形力量,既规定了表达者的话语权,也规定了接受者的解释权。(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7.男性话语对中国女性“亦玉亦瓦”的修辞命名,从话语延伸到文本,产生“喜玉厌瓦”的爱情叙事,二者在不同的层面折射出男性控制的话语权。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8.审美经验是人们在语言实践中积累的语言知识的总和。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9.梦以象征性的方式建构了一个世界,解梦是对被建构的象征化世界进行修辞化解说。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20.修辞幻象就是一般意义上的幻觉。(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21.修辞原型是一种审美化的集体有意识。(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22.不同的接受者个人,在本质上都是社会的人,不同主体的接受活动,无法超越社会通用的物质媒介和社会共同遵守的文化契约,因此,个体性的接受活动,在最终意义上,仍是社会性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23.隐喻的意义是在一个相似性框架中聚焦的。然而甲事物和乙事物之间的相似,只有一种可能。(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24.表面上,女强人一般都较好地实现了个人价值,但是在深层,却体现了一种被命名者的角色分裂。(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25.修辞赋予语言的世界以审美化的构形,让语言描述的现实以非现实的幻象形式投射于人们的意识中。特别是当信息资源完全被表达者控制的时候,表达者制造的修辞话语,也就制造着控制接受者的语言幻觉。(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26.梦以象征性的方式建构了一个世界,解梦是对被建构的象征化世界进行修辞化解说。(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27.在很多情况下,话语交际是把存在着的世界转化为抽象的表述,而不是把真实世界转换为似真、甚至失真的修辞世界。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28.王朔在文学文本中营造了一个属于市民趣味的欣赏空间,促成了文学文本向大众文化的开放,并且部分地弥合了纯文学与俗民大众之间的鸿沟,也重建了修辞话语的价值尺度。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29.隐喻在修辞活动中的地位无与伦比,据瑞恰兹在《修辞哲学》一书中的统计,日常交际中每三句话,就有一句是以隐喻的方式来表述的。(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30.一种表达策略的变换,从表面上看,是话语形式的变化,但在深层,反映的是修辞话语的价值重建问题。(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31.接受者通常以自己的方式获取修辞信息,因此,经过接收者解码的所指,已经不完全是表达者编码的所指。(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32.非修辞化的意义载体,一经转化为修辞化的意义载体,便是对对象世界的修辞开发,也是对自我的修辞开发。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33.解释权所体现的价值认证只能是一种认知导向。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34.接受者通常以自己的方式获取修辞信息,因此,经过接收者解码的所指,已经不完全是表达者编码的所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35.通常所说的语法管“通不通”,修辞管“好不好”只是狭义修辞学的自我定位。(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36.拉康的解梦话语呈现为“凝缩”“移置”模式,拉康的“隐喻/转喻”分别与弗洛伊德 “隐喻/转喻”相关,但是他的理论渊源直接来自雅各布逊。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37.哲学家说“人是语言的动物”,是相对于非语言动物的一种界定。我们说“人是语言的动物,更是修辞的动物”,是针对人如何更有效地通过语言证明自己、走近他人的一种描述。(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38.预设作为隐匿在话语深层的无形力量,既规定了表达者的话语权,也规定了接受者的解释权。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39.古人对能够直接预示现实行为的梦象,常常按照梦示行事,而对一些不一定能够直接预示现实行为的梦象,则希望推知其含义,找到梦中那种神秘的感觉,由此导致了解梦活动的产生(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40.人的多重角色身份,决定了修辞对话常常在人的不同角色身份之间进行,由于每个人都不可能以某种固定的角色身份永恒在场,因此每个人也就必然随着自己角色身份的变换而变换角色话语。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41.隐喻的意义是在一个相似性框架中聚焦的。然而甲事物和乙事物之间的相似,只有一种可能。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42.作为修辞活动的主体,表达者和接受者处于修辞活动的两极,二者统一在同一的言语交际过程中,又各有不同的角色分工。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43.不管是衣锦还乡的刘邦,还是不肯过江东的项羽,在他们看来,故乡仅仅是一道遥远的风景线,而不是确证自身价值的地域人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44.偏于修辞学的研究看待偏于诗学的研究,往往觉得如同水中观月、雾里看花;而偏于修辞学的研究在偏于诗学的研究看来,其接近对象的方式似乎没有脱出解经模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45.预设可能引导接受,却不可能压抑接受。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46.女扮男装是女人“雌性雄化”的自我设计。(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47.修辞从话语建构向文本建构延伸的两大类型:从句到篇和从篇到句。(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48.言语活动的深层机制,是表达者和接受者主体经验世界对接。当接受者走近表达者时,实际上是接受者走近了表达者的经验世界,当接受者偏离了表达者的经验世界时,修辞接受的错位就可能发生。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49.当个人的权利定位背离“我为人人”的向度时,“人人为我”要么变得虚幻、要么走向利己主义。正是在这种意义上,“众人拾柴火焰高”有它的合理性,也有不合理的一面,后者给个人本位的出场提供了空间。(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50.“家——国”一体的修辞关联,既对民族凝聚具有积极意义,也对封建政治运作产生了正面影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操作完成!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福师《广义修辞学简纲》在线作业二

作业辅导、毕业论文、学业辅导,考试辅导资料,请加qq2762169544(微信:2762169544)